今天,音乐仍在快速成长。2011年,我们看到数字音乐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这些变化从五个方面来定性有些困难,但我们努力使这种归纳更为具体。音乐市场仍有变化,我们只可以设想从现在起今年十年的音乐市场会是什么样子。
一、音乐转向云
关于云服务的讨论,已有多年,但今年我们看到音乐开始转向云市场。第一,市场出现了诸如Rdio和Mog等由用户作主的音乐服务,特别是Spotify的出现使这一领域更为火热。
随着这些服务的推出,消费者从播放硬盘MP3向云服务流媒体转移,不论是在桌面或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。根据Spotify服务,甚至可以从用户自己的本地收藏音乐中形成云服务音乐库。
今年,我们也看到云音乐“储藏柜”的出现。这种模式不同于流媒体服务,后者收藏用户现有的音乐作品,它允许用户从任何一个连接的设备接入并播放音乐。今年上半年,亚马逊推出了云存储服务,允许所有用户将音乐上传和存储至亚马逊服务器中。
亚马逊的模式与谷歌提供的服务很相似。今年6月,苹果推出了iOS 5和iCloud。在苹果推出革命性的数字服务产品iPod十年后,苹果决定在云市场大展宏图,未来用户可以一直不断地存储自己的音乐。亚马逊和谷歌服务一样,苹果的iTunes Match允许用户通过多个设备接入音乐库。
二、在线音乐更社交
自网络音乐服务推出以来,业界就一直在尝试社交化功能,比如iTunes中的Ping功能,在音乐的社交化方面,Pandora作得相对成功。相比,Last.fm和Rdio则更社交。
Spotify在欧洲和美国非常受欢迎,但Spotify从来没有特别显著的社交功能,它只可以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共享播放列表,并可以插入Last.fm等服务。从今年9月开始,Spotify实现了与Facebook的紧密结合,社交服务功能显著增强。
在音乐市场,Facebook没有与谷歌、亚马逊和苹果以及小型厂商进行合作,而是与Mog、Rdio以及Spotify等联手进一步增强其所谓的无缝共享理念。通过将这些服务与Facebook帐号的链接,用户可以自动地与Facebook好友共享每一首歌曲。
这种合作推动了Spotify的快速增长,也使一样用户高兴,但并非每一一个人都支持这种理念。不论喜欢与否,Facebook实现与音乐的整合,只是开启了音乐更加社交化的先河。
三、推荐演变:人对机器
数字音乐推荐引荐并非是新鲜事。Pandora和Last.fm多年以来都在为用户提供运算决定建议。今年,随着新的音乐服务的出现,用户更加强烈地意识到需要有一种推荐来引导他们下一首该听什么。在这方面,Pandora引有强大的推荐引擎服务。
机器主导的推荐引擎非常强大,但用户推荐也大有市场。比如,Shufflr.fm就是用户人工推荐的典型,
四、团体收听:Turntable.fm
今年,团队收听应用方兴未艾,其中最火的就是Turntable.fm。这是一种虚拟团体收听 和DJ网络应用,很受用户欢迎,并催生了几个克隆网站。Turntable.fm允许用户在虚拟大厅里一起播放DJ,可以使用在电脑硬盘中存储的音乐。今年9月,它为苹果手机和iPad推出了应用服务,这种团队收听服务走向了移动市场。
五、音乐开发走向移动
今年,不但音乐消费增长快速,音乐开发也快于往年,这都得益于数字工具的快速增长。
2008年苹果推出iTunbe应用商店后,旨在开发音乐的移动应用就开始发力。随着iOS和安卓平台功能的增强,此类应用服务也不断增强。
今年,我们看到苹果为iPad推出了Garage Band服务,随后又向手机和iPod Touch扩展。这不是第一款音乐录音和排序移动应用服务,但就价格而言,它是最强大的。Garage Band具有强大的同步功能。
今年,SoundCloud成长飞快,这个社交音频网站很快就在业余和专业音乐人中间赢得了知名度。一些知名的音乐家殾通过它发布和促销音乐,而小型的艺术家则在该网站寻找用户。
与其它流行的网络服务一样,SoundCloud进一步走向移动,为苹果手机、安卓和iPad等推出了应用产品。用户不但可以通过这项服务播放并对音乐进行评论,而且还可以记录和发布自己的专辑。